金秋送爽,丹桂飘香。8月31日,广西师范大学迎来了充满活力的2025级新生。万余名本科生与研究生怀揣梦想,自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正式开启大学新篇章。为打造高效、便捷、温暖的迎新体验,网络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智慧迎新”系统为核心,通过“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的数字化服务模式,为迎新工作注入科技力量。从一键办理入校手续到实时查询报到流程,从精准推送校园资讯到快速响应需求服务,信息化手段贯穿迎新全过程,切实提升了新生的获得感与归属感,展现了学校以生为本、智慧服务的新风貌。
用情服务,加班加点保障校园网络畅通
为给2025级新生留好广西师范大学校园网络的“第一印象”,并提供更好的上网体验,网络信息中心从七月份暑假开始加班加点为三校区进行网络基础改造和全校网络升级等工作,具有措施包括:
1. 完成育才校区学生1舍、3舍、11舍、5舍、88舍以及一号文科楼、原出版楼综合布线项目建设、雁山校区硕士研究生宿舍综合布线项目、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综合布线后期集成工作、雁山主机房核心设备割接、育才校区档案馆、露天影场拆除工程,西苑食堂装修改造所涉及的网络设施迁移、育才主机房三楼服务器区线路改造项目以及环境改造项目收尾等工作。
2. 完成了所有新生校园网账号的开通和9月免费流量的充值工作,提前为新生充值了校园网免费流量额度(本科生12GB/月,硕士生15GB/月,博士生30GB/月)。上述校园网免费流量月底不清零,寒暑假免费流量照常充值使用,使新生入校后能够无缝快速体验校园网络服务。
用心保障,全力以赴用信息化助力迎新
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今年高校迎新呈现出“信息化迎新”的特点。网络信息中心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多项信息化服务迎新的举措:
1. 在暑期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网络信息中心会同招办、学工、研工和后勤等部门与迎新系统承建厂商进行工作对接,投入专项经费对2025年迎新系统进行了升级及测试。配合招办及时跟进各批次招生进展并收集新生数据,招生录取结束后将新生数据依次梳理、规格化并导入迎新系统,确保新生数据完整和准确,便于开展迎新报到工作。
2. 完成了广西师大微服务公众号中的“学号查询”和“企业微信注册”的程序开发,新生在8月18日即可查询自己学号和统一身份认证密码,并能够开始注册学校企业微信,通过迎新系统录入人脸信息,方便进出校园门禁。同时,完成了今年近万张新生校园卡的采购和初始化工作,及时将校园卡交后勤服务集团开户关联卡片,并在新生报到时发放给学生。
3. 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使用学校信息化资源并了解智慧校园建设情况,网络信息中心修订了《广西师范大学信息化与智慧校园用户服务手册(教工版和学生版)2025》,发布了“广西师大微服务”公众号上的《开学第一事:把校园支付交给云闪付就好了!》、《新教工、新生数字校园八问》和《一卡通的5种支付方式——校园卡使用指南》等校园生活小知识的推文,在新生报到前在广西师大微服务公众号和新生辅导员工作群里发布,让新生熟悉报到流程和数字校园使用方法。
用行赋能,智能化服务提升迎新效果
网络信息中心通过加快学校全域智能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服务师生的校园生活,具体措施包括:
1. 建设校级人脸库系统并新增了新生线上人脸采集功能。近万名新生通过校级人脸库系统提前远程、自助采集人脸,并将采集好的新生人脸下发至学校智能校门、图书馆和学生公寓等进出系统,新生自报到后即可通过刷脸进出校门、学生公寓和图书馆等校园生活场景,真正实现“手机在手万事无忧,刷脸通行轻松自在”。
2. 考虑到新生报到当天可能出现迎新系统故障和现场技术保障等情况,在迎新期间,网络信息中心领导带领中心职工、运维公司技术人员分别前往育才、雁山和王城三个校区的21个学院,全面配合做好迎新系统保障工作。通过这些细致周到的准备和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有效地保障了迎新期间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新生顺利报到提供了坚实的的技术后盾。
“让师生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网络信息中心将持续践行“网信服务至上,技术争创一流”的单位价值文化,不断探索新的信息化服务方式和提升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切实提高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陪伴每一位师大人度过美好而难忘的校园时光。
图1 暑假期间网络保障
图2 暑假期间采集新生人脸信息
图3 育才校区开学迎新系统现场保障
图4 雁山校区开学迎新系统现场保障
图5 迎新系统大屏数据展示